常州大学
标题:
常州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评选
[打印本页]
作者:
po4tgnzl
时间:
2016-11-15 21:12
标题:
常州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评选
编前语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更是常州大学全校师生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努力奋斗的一年。为了全面展示学校2015年所取得的办学成绩和成果,激发全校师生员工投身改革创新的干劲和热情,汲取未来发展的力量与勇气,现举办常州大学2015年 “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欢迎广大师生员工、校友及社会各界朋友踊跃参与评选。
评选办法:
从以下20项候选新闻中选出10项您心中的 “十大新闻”,也可以提出您认为可以进入十大新闻的新闻素材。“十大新闻”最终评选结果将根据学校官网和学校官方微信投票情况在2016年3月初公布。
评选时间:
2016年1月17日—2016年3月7日
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2015年1月17日
附:常州大学2015年“十大新闻”候选新闻(排名不分先后)
1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揭牌成立
2015年1月,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揭牌成立暨周有光学术思想研讨会召开。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费锦昌教授等领导和专家莅临大会。
2
国家和省级教学实践基地(中心)建设成果丰硕
2015年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州大学-中软国际实践教育中心”、“ 现代制造工程综合训练中心”被遴选为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至此常州大学已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学校教师高水平论文量增质升
2015年,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我校师生论文总量显著增加。丁建宁教授团队与国际团队合作论文发表于《科学》(Science)杂志;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刊登了秦勇副教授在石墨烯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论文;国际著名杂志Angew. Chem. In. Ed.(德国应用化学)再次刊发孙江涛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史杨焱博士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在管理学国际权威期刊IJPE刊上发表;《光明日报》(理论版)分别刊发浦玉忠教授《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引领社会思潮的实践路径》和王淑芹教授的《良法善治:现代法治的本质与目的》文章;芮国强研究员撰写的文章《公民参与、公民表达与政府信任关系研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其另有2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转载。
4
学校科研获奖捷报频传
2015年,学校获授权发明专利388件。2015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数据显示,2014年常州大学以授权发明专利364件位居江苏高校第3位,全国高校第21位;2015年,学校获得各类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苏旭平教授课题组荣获2014年度APDIC工业奖;陈群教授主持完成的“20万吨/年双酚A-环氧树脂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张跃教授主持完成的“新型微通道硝化反应器系统设计及其规模化应用”项目、钟璟教授主持完成的“聚氨酯合成革行业DMF废水浓缩用渗透汽化膜的制备和中水回用工艺开发”项目分别荣获2015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徐英老师作品《观音土》获得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届陶瓷艺术创新评比金奖;芮国强研究员撰写的《江苏省“两新”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探索、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获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研究成果一等奖;学校1项成果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排名第二) 。
5
学术氛围浓郁,常州大学举办多场高端学术会议
7月,纪念钱穆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坛在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举行。 9月,第四届全国呼吸系统重大疾病转化医学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学校举办第一届国际机构学基础问题和新方法研讨会。10月,我校举办“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与德国维藤/黑尔德克大学共同举办领导力、组织变革与德国家族企业治理学术研讨会,与中国傩戏学研究会、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中国江苏溧阳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11月,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举办“首届中国青年儒学论坛”,与上海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常州市社科联(院)共同主办的“清代常州文化学术大会”;首届大国法治论坛“法治与德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12月“创新驱动发展与青年担当”——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大会青年专场在我校顺利召开。
6
榜样示范,常州大学校园人物“群英谱”引发社会关注
8月,我校2011届毕业生天津港公安局跃进路派出所民警陈伟轩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的英勇事迹在央视新闻、新浪头条、北京青年报、现代快报等报道后,举国关注;9月学校举行常州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教师”颁奖典礼,何光裕、柳丽、王辉、刘亚、刘俊、余兴无、骆福林、安喆、殷娟、Christine十位老师获此殊荣;9月,邵辉教授作为江苏省唯一的高校教师代表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并受邀登上观礼台观看阅兵仪式;10月,浦玉忠校长担任华罗庚学院151班班主任,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澎湃新闻、青团子等各级媒体第一时间报道,引发社会关注;2015年,常大“剪纸哥”丁浩为泰国留学生开设剪纸课、颜岩“口袋空调”、陈路“无人机”等校园“创业哥”故事引起校内外热议。
7
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突破
2015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会计学5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学校本科新增金融工程、音乐学两个专业;2015年,学校对硕士点进行动态调整,增列了“法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遴选了“化学工程与工艺”等3个学位点作为申报博士点的重点建设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位点作为博士点申报支撑学科进行培育建设。2015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3个专业顺利通过了校内认证式评估,为申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奠定了基础。
8
学校国家基金立项量质双提升
2015年,学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含重点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子课题3项,重大、重点项目的突破标志着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实现了质的提升。2015年,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重点基金项目;学校年内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受理期共有35个项目获得资助(位居全国第206位),其中重点及面上项目累计20项,较2014年同期增加67.7%,资助率达到21.1%,立项质量与资助率均创历史新高。
9
立德树人,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2015年,我校学生考研录取率19.25%,就业率稳居全省前列;生源质量逐步提升,本一招生人数占普通类本科1/3,本二招生分数再创新高。省内本二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均高出省控线22分。
10开放融合,国际教育交流再上新台阶
2015年,共有来自30个国家200余名留学生来我校接受各类长短期交流项目及学历教育,较去年上浮83%,学历留学生较2014年翻一番。2015年相继开办泰国蒙福学堂、宋卡王子大学汉语班;在泰国清迈设立常州大学泰国研究中心海外分中心;成功举办“泰国文化日”、中泰学术论坛、中俄青年论坛、国际文化节等系列活动。8月,与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本科项目获教育部批准。10月,学校首个全英授课本科专业——“国际贸易”正式开班; 12月,正式获国家汉办批准筹建孔子学院,并受省教育厅委托承办西班牙8所学校的孔子课堂。
11
人才强校,师资队伍实力不断攀升
通过引才与引智并举,加大柔性引才的推进力度,学校年内分别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知名院校柔性引进多位知名学者和专家,取得了高显示度的成果;学校师资队伍的结构持续优化,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由“十二五”初期的29%提高到现在的47.3%,具有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从14.8%上升到31.64%。年内,新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2项、省级人才项目5项。
12
文科研究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
4月,常州大学入选首批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5月,学校举行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纪念中国文字改革60周年筹备会,语言应用研究基地揭牌;6月,常州大学“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成立;12月,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南京揭牌成立;2015全年共建设暑期体育实践基地8个。
13大学智慧助推发展,常大智库建设取得新成果
2015年,国家与江苏石油石化发展战略研究基地方向带头人张宏如教授撰写的文章“江苏提升城乡充分就业水平研究”、成员姜国刚教授撰写的研究报告“关于破解石化围城难题、提升产业绿色竞争力的对策建议”分别在专供省领导参阅的《决策参阅》上刊发。中吴智库芮国强研究员领衔课题组撰写的研究报告“摒弃速度情结、克服发展焦虑,以深化改革推动常州迈向经济新常态”在专供常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阅的《决策参考》上获得刊发;12月,常州大学作为首次获批单位入选中国法学会首届财税法治研究方阵。
14
《常州大学章程》颁布实施,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2015年10月经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省教育厅厅务会议审议,江苏省教育厅发布《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32号)文件,核准通过《常州大学章程》,标志着我校依法治校和内部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是我校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成果。以章程为基础,学校修订出台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工作规程》、《常州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常州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等文件,逐步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15
讲好常大故事,学校新媒体影响力显著提升
2015年学校官方微信在中青报、南方周末、中国校媒等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中,3次位列全国前30位,2次荣登省内榜首。常州大学团委微信位列全国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第6位1次、全省高校共青团微信榜首1次。组织召开江苏高校网络文化论坛暨新媒体竞争力培训会议。3月,学校荣获“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6月,学校获得“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官方微信创新奖”。
16挑战、创新与超越,大学生科技竞赛取得新战绩
2015年11月,我校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新突破。我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总分260分,较上届增加100分。其中一项文科作品获得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这项赛事上文科作品的突破。2015年,我校在2015“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亚洲大学生龙舟锦标赛500米直道竞速项目、2015年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第八届全国3D大赛、第四届全国高校西班牙语征文比赛等近30项国家和省级大赛中取得佳绩。
16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常大办学空间进一步优化
2015年12月18日,我校西太湖校区临时设施建设开工。西太湖校区分两期工程,一期主体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计划于2017年竣工并投入使用。12月,学校青年教师周转公寓主体装修基本完成;学校测试实验楼12月5日正式开工。
18
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学校产学研特色成果显著
2015年学校获批省产学研前瞻性项目27项,经费位居省内高校第2位;成立常州大学创业投资基金;海安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常州大学科技园揭牌运行;新建常大技术转移中心大丰分中心、淮安分中心;获批2个省级众创空间。
19高举旗帜,学校党建宣传及廉政建设扎实推进
2015年1月学校召开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给出了指导意见并做出了前瞻性规划。2015年,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认真谋划和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新华日报、江苏省委组织部专题教育简报给予关注报道;以落实“从严管理干部为重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央精神,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
20
狠抓内涵建设,2015年学校综合排名显著提升
2015年,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发布“2015中国自然指数”(2014/10/01–2015/09/30):常州大学位居江苏高校第5位、内地高校第49位 ,分别较2014年上升1位和10位;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和“最好大学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常州大学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176位,科学研究专项排名位居全国第157位;武书连《2015中国大学评价》大学排行榜上,常州大学居全国高校第231名,较2014年上升32位。其中专利技术转让排名中,常州大学居全国高校第32位;教师水平位列106名,等级为B+,较2014年前进42位并上升一个等级;毕业生质量位列182名,等级为B,较2014年前进29位。
常大官微
✄ 责编|张宇靖
✄ 审核|冯嘉妍
常州大学学通社 & 新媒体中心
努力做离你最近的新闻人
欢迎光临 常州大学 (http://www.guangzhupao.cn/)
Powered by Discuz! X3.1